
高空作业车前挡风玻璃为什么被石子砸中后,只会裂成蜘蛛网状,而不会像侧面的车窗那样“哗啦”一下碎成一地?
这是因为它们的“出身”和“使命”完全不同。
我们车辆的前挡风玻璃,采用的是一种叫做“夹层玻璃”的特殊材料。
它就像一个三明治,两层玻璃中间夹着一层非常坚韧的PVB胶片。
当玻璃受到强烈冲击破碎时,所有的玻璃碎片都会被这层胶片牢牢地粘住,不会飞溅到车内伤害驾乘人员,更重要的是,它能保证驾驶员的视野在短时间内不会完全丧失,为安全停车提供了宝贵的时间。
而侧窗玻璃则普遍使用钢化玻璃,它的设计目标恰恰相反,是为了在破碎时能够迅速分解成没有锋利尖角的小颗粒,一方面减少对人的划伤,另一方面,在车辆落水或者侧翻等**情况下,也便于车内人员击碎玻璃逃生。
还有一个经常引起误会的设计,就是车尾的后雾灯。
很多朋友会发现,自己的车后面只有一个特别亮的后雾灯,通常位于驾驶员一侧,于是便会抱怨高空作业车厂家“偷工减料”。
这可真是冤枉了设计师。
后雾灯存在的意义,是在雨雪、浓雾等能见度极低的天气里,让后方车辆能尽早发现你。
它的亮度非常高,穿透力极强。
如果设计成左右对称的两个,那么当它点亮时,其亮度和位置就非常接近刹车灯,极易让后车司机产生误判,以为你一直在刹车,从而导致追尾风险。
因此,只在驾驶员一侧设置一个高强度的后雾灯,既能起到有效的**示作用,又能与双侧对称的刹车灯形成明确区分,这才是**科学、**安全的选择。
除了这些硬核的安全设计,高空作业车上还有许多提升日常使用便利性的小巧思。
比如,您有没有觉得,高空作业车的方向盘并不是一个**的圆形,底部通常会设计成平的?
这种“D型”方向盘可不只是为了看起来更运动。
它**实际的好处,是为驾驶员的腿部预留了宝贵的活动空间,尤其对于身材高大的朋友来说,上下车时腿部不会再被方向盘下沿卡到,转动方向盘时也更加自如。
而在一些跑车上,这种设计会更加夸张,以求在激烈驾驶中用更小的手臂动作完成转向。
再比如车顶上那个像鲨鱼鳍一样的小突起,它早已不是单纯的装饰品。
在过去,汽车天线都是一根长长的金属杆,既不美观,洗车时还容易损坏。
而“鲨鱼鳍”则巧妙地将收音机、GPS等各种天线集成在内部,不仅造型流畅,还能有效降低风阻和风噪。
还有我们经常要添加的玻璃水,为什么几乎都是蓝色的?
这其实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视觉**告。
这抹醒目的蓝色在提醒我们,这瓶液体不是普通的水,而是添加了清洁剂、防冻剂等化学成分的专用液体,切勿误饮,也不能和发动机冷却液(通常是绿色或红色)混淆。
通过颜色进行区分,大大降低了用户加错的风险。
同样充满智慧的还有后视镜,您会发现很多车的外后视镜上有一条细细的虚线。
这条线可不是瑕疵,它叫双曲率分界线。
线内侧是普通的平面镜,看到的景象真实不变形,便于判断距离;而线外侧则是一块凸面镜,也就是广角镜,它能显著扩大视野范围,帮助我们观察到侧后方的盲区。
一面小小的镜子,融合了两种功能,为并线、转弯时的安全提供了双重保障。